完成 Completion

当作品在建造阶段持续改进时,某一时刻,你可能感觉所有可能的选项都已经被你充分探索过了。

最初的想法——种子,在这个阶段已经充分发展,并且你也已经把它修剪到一个满意的形态,添一分则嫌肥,少一分则嫌瘦。作品的精髓清晰显现,在这些时刻你会感到一阵满足。

从这里开始,我们将迈向创造过程的终点。

在完成阶段,我们不再探索和建造。而是面对大量之前精心打磨的素材,最终提炼,向世界发布作品。

每个项目最后微调的方式都不同,简单的只是装裱画作,为电影调色,调整歌曲的混音,或者重读一遍手稿确保词句通畅。

就像创造行为的其他阶段一样,完成阶段也没有一条清晰的界线。在准备发布作品的过程中,你会意识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可能需要修订、增补、删减或者其他形式的改变,相当于回到建造和实验阶段再来一次。

我们可以这样想,完成阶段是装配线的最后一站,作品被检验以符合你的最高标准。如果它没达到,就要送它回去再次修整。一旦达到标准,你就给他盖上合格章,使其下线,接着进入创造生活的下一个篇章。

一旦你感觉项目接近完成,把作品放到更广的视角下审视是有好处的。

这样做的主要目的,不是获取名声和意见,这是你的作品,你的表达,你是唯一重要的观众。这么做的意图是让你重新体验这件作品。

当为其他人演奏音乐时,与演给自己听是不同的,那就像是借了很多双耳朵来听。我们不是必须寻求外界的看法,而是更希望拓宽自己的视角。

假若我们写了一篇散文给朋友看,在听到他的看法前,我们和作品的关系就已经发生了改变。如果拿给导师看,那又是不同的改变。当我们拿作品给其他人看时,我们会审问自己。我们会问一些,在展示作品之前不会问自己的问题。 如此小范围地发布作品,可以暴露我们埋在内心的疑虑。

如果有人愿意给出反馈意见,聆听并尝试理解那个人,而不是改变你的作品。人们会告诉你很多关于他们自己的信息,多过对作品的看法,我们各自只看到自己的世界。

有时,你可能被评论击中,它会在你的意识或潜意识层面引起共鸣,然后我们也许会发现改进的空间。另一些时候,一个评价可能触动敏感神经,我们会为作品辩护,或者失掉信念。

在这些时刻,我们需要暂时远离,休息一下,然后保持中立地回来消化它们。批评能让我们以新方式参与作品创作,或许同意批评意见或许开始怀疑创作的直觉。

有时一个批评意见让我们聚焦于作品的某个方面,认识到它比我们之前理解的更重要。这个过程中,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和我们自身。

收集的反馈中的解决方案,并不总是有帮助,在弃之不管之前,花点时间看看它们是否指出了你尚未注意的深层问题。

例如,有人建议你删掉歌曲中的过渡桥段(bridge),你也许应该把它翻译成「检查一下过渡桥段」,之后仔细看看它在整首作品中是否恰当。

如果你创作了史无前例的作品,很可能讨厌它的人和被它吸引的人一样多。最好的作品往往能够把观众分类,如果人人喜欢,很有可能说明你做得还不够好。

最后,你是唯一一个必须爱它的人,因为作品因你而存在。

什么时候才能说作品完成了?

没有公式或者方法能回答这个问题,需要凭借直觉:

当你感觉作品完成时,它就完成了。

尽管早期我们尽力避免设置截止日期,但是在完成阶段,交付日期能让我们保持专注,帮助我们完成作品。

艺术品不是在钟表上创作出来的,但确实是在钟表上完成的。

有些人认为这个阶段是最困难的,他们顽固地拒绝放手。在这个时间点,陶土还是可塑的,一切都还来得及改变。一旦凝固,我们就对作品失去控制权。这种持久的恐惧在艺术创作之外也普遍存在,它被称作承诺恐惧症。

最后一章即将结束时,我们会找借口拖延作品的完成。

那也许是突然对项目失去信心,觉得它还不够好,甚至寻找那些本不存在的缺陷,不惜做出不合理的改动。我们感觉到遥远的尚不存在的创意选项落成海市蜃楼,宣称只要我们继续工作,它迟早会到来。

当你相信你面前的作品,是永久定义你的一部分,那就很难对作品放手。对完美的渴望是压倒性的,它太强烈,以至于我们表现出无情,有些时候甚至说服自己,抛弃整件作品才能继续工作。

这个世界唯一能够收录的作品,是那些创作者攻克了这些羁绊最终发布的那些。也许世上仍旧存在比我们所知的更伟大的艺术家,可惜他们永远无法迈出这一步。

当我们认识到,没有任何一件作品能够完全反映我们的意图,它们只反映创作当下时刻的我们时,发布作品就没那么难了。如果我们选择等待,那将不再是今天的反映。一年后,我们将会被指引去创作一件与之完全不同的作品。作品是有其时效性的,时光的变迁会消散作品代我们保管的价值。

对作品迟迟不肯放手,无异于一直在个人日记中重复不变的内容,会错失时机和际遇。下一个作品也会因此被剥夺来到世间的权利。

多少页将空无一物,就因为一件作品的创作流程被怀疑和顾虑耽搁。请保持这个问题在你脑中,它将让你更自由地向前走。

在一切都无法永恒存在的环境里,我们生产人工制品,打磨精神纪念品,我们希望它们永生,在百十年里抱持共鸣。有些可以长存,大多数短命,我们无从知晓,只能持续创造。

每一个新项目,都是又一次传达你个人体验的机会,是又一次击球的机会,是又一次建立连接的机会,是又一页写满你内在生命的日记。

顾虑于发布作品的根本原因可能是深层的焦虑,对他人的评判、误解、忽视或者不满的恐惧。他们会有更多想法吗?他们会像以前一样友好吗?有人在意作品吗?

对作品放手的过程,就是不再关心,你以及你的作品如何被接受的过程。艺术创作中,观众是最后一环,我们不必考虑作品如何被接纳,发布策略是怎样的,直到作品完成,我们爱上他。

这与要求作品完美是不同的,我们可以参与任何一件作品创作,并发现它们有什么问题。也许不是我们完成的那一刻,但回顾时我们通常能够发现。作品始终存在无数可以改变的地方,不会有对的那个版本,每件发布出来的作品都是某个迭代中的版本。

艺术创作中最大的奖赏就是我们分享它的能力,即使没有观众接收它,我们也锻炼了创作和推出它的力量。完成作品是需要培养的好习惯,它建立自信。 顶住不安感的干扰,带自己越多地发布作品,不安感对我们的影响就越小。

避免过度思虑,当你为作品感到兴奋,你就分享给朋友,同时那也许是向全世界发布的好时机。

最后的这个阶段是栽培一颗新种子的好时机。新项目即将到来的兴奋,能够产生关闭当前项目所需的至关重要的能量。你会发现,当有新想法产生时,你就很难专注于当前手上的项目,有这个困扰不算坏事。凭借将来的新项目的生命力量,通常可以打破我们对当前作品的痴迷与迟疑。我们等不及去完成它,因为另一个想法在召唤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下一个项目何时开始

是时钟和日历说了算

还是

作品自己说了算

Last updated